就在1月份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出炉之时,中央近日再次对宏观调控问题给予明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中南海掌管召开五次座谈会时指出,今年1月份和一季度的经济情况值得关注。要见事早,动作快,预调、微调从一季度就要开端。温家宝强调,所谓宏观审慎的政策,最根本的请求是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敏性。
当前经济运转态势根本向好
央行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现,1月末,M2同比增长12.4%,比上年末低1.2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创10年来新低。当月钱贷款增加7381亿元,高于去年12月的6405亿元,但低于市场预期。虽然1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整体呈现“低位运转”态势,但专家表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增长仍处于向常态程度回归过程中,增长程度照旧在合理区间内,信贷构造也根本契合国度“有扶有控”的方向和目的。
与此同时,国度统计局发布的物价数据显现,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钱总程度(CPI)同比上涨4.5%,环比上涨1.5%。1月份PPI同比上涨0.7%,涨幅创26个月以来新低,环比继续降落0.1%。关于当前物价程度,中国银行战略开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指出:“从外表上看,1月份CPI同比上涨4.5%的程度似乎偏高,但认真分析其成因,并扣除翘尾要素影响,实践新涨价局部也不算太高,尚处于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但这并不意味着2012年物价要素可淡出宏观调控视野。有剖析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物价阶段性回落很大水平上依赖于政策的主动调控,若政策取向和力度把握不当,物价将来仍有反弹的可能。同时,PPI环比下行意味着工业消费范畴降温态势仍在持续,经济运转的复杂态势仍需政策面积极加以关注。
“无疑,在今年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固然控通胀不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但仍需着力应对,宏观调控仍需求在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开展、调整经济构造和管理通货收缩预期几者之间找均衡点。”来自工行的剖析人士说。
积极关注经济开展中的新状况和新变化
承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1月份各项数据也显现出当前经济开展中的一些新状况和新变化,值得关注。首先是进出口形势呈现降落需求惹起关注和积极应对。来自海关的外贸数据显现,1月份,我国贸易顺差272.8亿美圆,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降落7.8%,出口和进口分别降落0.5%和15.3%。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讨所剖析师李建军剖析以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以及世界经济复苏迟缓,将对我国出口增长带来不利影响,虽然将来包括货物贸易在内的我国经常项目有望继续坚持顺差,但经常项目顺差范围可能会收窄。“更为关键的是,要思索在出口这一拉动经济增长‘马车’总体形势可能不佳的态势下,今年促进经济增长的后续动力该如何补给问题。”上述工行剖析人士指出。
其次,跨境资本活动的动摇性进一步加强。日前外汇局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均衡表初步数据显现,2011年第四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继续呈现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474亿美圆,这是资本和金融项目自2010年按季度发布数据以来初次呈现“逆差”态势。此前的2011年三季度数据则显现,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62亿美圆。“一正一负”范围的变化,显现进来年四季度资本流向变化非常明显。
对此,剖析人士表示,从中长期看,我国国际收支固然会继续呈现净流入,但短期内呈现动摇的风险增加,跨境资本频繁进出的风险也在加大。同时,假如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态势持续一段时间,则将可能影响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操作,这些都是将来应该亲密关注的。
再次,自从去年11、12月钱汇率呈现异动、海外市场一度“唱空”钱以来,近日,境内外市场又再现钱升值预期。数据显现,2月10日,钱兑美圆中间价报6.2937元,钱又在悄然无声中跨入“6.2”时期,创汇改以来新高。华安证券剖析人士指出:“钱汇率双向动摇态势明显,一方面会给市场预期带来一定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容易加大市场动摇,使得资本进出的频率和幅度加剧,这些都需求惹起留意。”
增强预调微调不时加强宏观调控效果
年初以来,管理层和市场都对2012年经济走势作出了“充溢不肯定性”的判别,而1月份的金融数据以及2月以来经济运转过程中呈现的许多值得关注的状况和变化,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些不肯定性的存在。
面对当前状况,毫无疑问,进一步加强政策的灵敏性、针对性,搞好预调微调尤为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不断坚持强调,继续施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亲密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开展变化,加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敏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停止微调预调。
专家表示,今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确较为复杂,下一步,要依照中央的肉体和请求,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同时依据经济状况开展,搞好预调微调。对内,要继续处理好与民生相关的重要问题,关注并调控好物价、房价,加大对保证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立的支持力度,满足初次购房家庭的贷款需求。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要加强应对力,积极关注外贸形势变化,防备跨境资本冲击。要进一步增强跨境资金异常活动监测,构建防备跨境资金双向活动冲击的体制机制。
“最为关键的是,要积极进步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经济转型。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向稳定增长的转机时期,经济增长的宏观环境固然发作了变化,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逐渐加强。”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讨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信贷政策上,要依照有扶有控的准绳,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构造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范畴和单薄环节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融资总范围合理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