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道德议题的热度持续走高,对道德问题的关注,成为社会言论特别是各类媒体常说常新的话题。无论是赞誉道德模范的感言,还是鞭挞败德现象的批判,似乎都在印证这样的评论:2011年我国社会呈现的一系列道德事情,勾勒出“打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深思交错,忧虑与希望同在”的图景。论辩各方对道德问题超乎寻常的关注和针锋相对,折射了中国社会深沉的道德底蕴和中国人浓厚的道德义务心结。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社会真正风险的道德情况,不是人们对败德现象的义愤,而是对道德滑坡的冷漠。无论是打动还是疼痛、谴责还是深思、忧虑还是希望,都传送着社会公众的仁慈认识和德性实质,反映出干部大众的道德自省和道德愿景,也充沛证明我国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主流道德行为和主流道德言论的积极、进步、向善。自信心比黄金更宝贵,道德的自信心,正源自于主流社会愈加强劲的道德召唤和呼吁。
一、对待道德情况的历史坐标
评判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情况,需求选择并肯定详细的历史坐标。道德历来不是凝固不变的,道德在历史中生长变化,道德只要在历史的比拟中方能权衡进步还是退步。我们说变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项事业包括道德建立事业获得了历史性进步,一个根本的根据,正是对过去的中国与今天的中国停止的历史比拟。胡锦涛总书记在留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亲身阅历了这三十年巨大革新并奉献了本人力气的中华儿女,一切关怀祖国命运的华夏子孙,都有理由为我国变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感到骄傲。”在变革开放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中,毫无疑问,道德的历史性成就占有一席之地。看不到当前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觉,是风险的;看不到30多年来中国社会道德建立的成就和主流,就会丧失自信心,同样是错误的。
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评价历史上的反动时期时曾说,“奴隶制的产生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由于奴隶主不杀俘虏,而是拿俘虏做奴隶,固然刺瞎他一只眼,或者弄伤他一只手,但总还是要让他做工,奴隶制能够积聚财富。这个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完整分歧的。恩格斯说:“在道德方面也和人类学问的一切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而且要看到“每一次反动的成功带来的道德上和肉体上的宏大跃进。”经典作家是拿昨天和今天停止历史比拟,坚持的是历史进步的规范。
如今国际国内都有一种静态地评价中国道德情况的言论,拿一种固定的规范或既有的形式来权衡中国的道德情况。比方,在人权问题上,以为中国和一些西方兴旺国度比还有这样那样的差距;比方,在社会公德问题上,以为中国人不恪守公共次序,特别是不恪守交通法规等;比方,在家庭关系问题上,以为中国社会还存在很多严重的“家庭暴力”现象;比方,在慈悲问题上,以为中国社会的慈悲捐赠数量还非常惨白,等等。这些见地的结论就是,既然存在这么多道德问题,怎能轻言中国道德情况的主流是积极、进步、向善的呢?
实践上,这种静态地评价中国道德情况的言论,其选择的历史坐标,要么是西方兴旺国度经过很长的历史开展过程才到达的规范,要么是中国正在继续努力的将来目的。这样的视角,是从国外兴旺社会看中国,或者是从中国的明天看中国的今天。
但是,假如把历史坐标定在变革开放前,定在新中国树立前,选取从中国的昨天看中国的今天的视角,结论就完整不同。在人权问题上,中国自近代以来阅历了艰辛的斗争和历史的迂回,从争取人权,到逃避人权,再到人权“入宪”,这样的历史进步,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社会公共次序问题上,中国普通百姓具有私家车的时间还不及西方国度的零头长,今日中国人恪守交通法规的状况,远比西方国度汽车提高早期的状况要好得多。在家庭关系问题上,诸如“打老婆”、“打孩子”这样一些“家暴”现象,过去至多被以为属于封建陋俗,只会遭到家人邻里的责备和单位组织的批判,以至还会有人以为这只是“清官”难断的“家务事”,丈夫打老婆“理所当然”,“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在今天的中国,法律对“家暴”有了明白态度,“家暴”不再只是“家务事”,而是严重的违法立功行为。在慈悲问题上,慈悲事业在当年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划在资产阶级的“伪善”范畴之内,哪里会有今天这样以中华慈悲总会、中国残疾人结合会等十大慈悲机构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慈悲组织及“光荣事业”。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树立3.1万个经常性社会捐助工作站(点)和慈悲超市,初步构成了多品种型、分工协作的社会捐赠网络;社会捐赠数额2006年初次打破100亿元,以后逐年上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更是引发捐赠热潮,社会捐赠总额打破1000亿元。
上述实例恰恰证明了自新中国树立以来、特别是变革开放以来,中国道德所获得的历史性进步。在这些问题上,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道德理论和道德评价规范的革新进步,是客观真实和众目睽睽的。
对这样一些片段性的实例停止讨论的一个办法论意义,是能够启示人们分明地认识到,对道德情况实质的判别,首先在于选取恰当的历史坐标,这样才干正确对待道德的问题和成果、主流和主流的性质与比重。
二、成果与问题
理直气壮地说我国社会道德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这是基于事实作出的总体判别。但这决不意味着看不到当前道德情况的复杂性以及一些道德问题的严重性,更不是为了掩饰理想。对各类败德行径深恶痛绝、严厉谴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近些年来,干部大众对社会道德情况严重不满,自然有客观的理想根据,中国社会的确存在着让人们对道德情况产生质疑的道德问题。应当苏醒地看到市场经济的利润至上、等价交流等规律在人们的肉体范畴和社会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某种泛化;应当苏醒地看到人性自私、“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及时行乐,声色犬马”等腐朽道德观念被重新包装而“科学化”、“合理化”后,对一些人的灵魂所形成的严重腐蚀。
社会公众总是从本人身边的人和事以及言论传播中取得详细道德情况的信息,总是更容易置信本人的直观见闻。这些年,一些官员的糜烂案件层出不穷,贪腐的情节和性质恶劣有加;一些败德的企业屡屡东窗事发,制假贩假、图财害命丧失最少的道德底线;一些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事情频频曝光,互不信任、相互防备的人际关系,令人倍感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官员手中控制着权利,企业产品与人民大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共人际关系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摆脱不了的无形的社会之网,因而,人民大众常常从这些负面见闻中,切身感受个体的无助和受伤害,批判社会的人心不古和世风日下。正是滥用的权利、冒充伪劣的产品和冷漠的人际关系等理想问题,给人民大众带来了直接的物质和肉体的损伤,同时也形成了严重的道德埋怨甚或愤懑心情。
在一定水平上,说中国社会在一些时段、一些范畴、一些人群中,呈现了部分的道德滑坡现象,也是基于事实的判别。反过来,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人民大众的道德埋怨或愤懑心情,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评价社会道德整体情况的悲观、消极取向,使不少人很难承受道德情况主流积极、进步、向善的判别。
但是,对道德问题坚持苏醒的认知,对败德现象决不宽容和妥协,与肯定道德情况的主流积极、进步、向善并不矛盾。既要根据身边的人和事来评判道德情况,也要放开眼量,从全局、从整体、从历史开展的坚实步履中来审视道德的情况。
评价道德开展的问题与成果,与评价变革开放获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具有相当的同一性。变革开放以来中国发明了世界开展史上的奇观,其宏大成就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但是,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展,就业和社会保证压力增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开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开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但这些,都不能影响人们对变革开放巨大成就的评价,中国的开展成就,没有人敢承认,也承认不了。问题的确不少,成果愈加宏大,这正是中国的实践国情,是中国开展进步的主流态势。
对道德范畴的形势也应该作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当前道德范畴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但这是行进中的问题,要放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来对待。另一方面,经过变革开放30多年的斗争,与中国经济社会开展获得宏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位置大幅进步相随同,全民族的自尊心自自信心骄傲感极大加强,广阔干部大众呈现出史无前例的良好肉体风貌,城乡环境、公共次序、文化礼貌、社会效劳、旅游景区等方面都发作了众目睽睽的积极变化。在变革开放的进程中,整个社会现代文化水平的不时提升,全体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时进步,构成了中国社会道德建立的主流。
能够认真地梳理和比拟一下,30多年来,随同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进步,在人的利益、人的价值、人的威严、人的个性、人的权益等问题上,有了多么宏大的革新和进步;变革开放认识、竞争进取认识、自在民主见识、公平正义认识、调和容纳认识、生态环保认识,有了多么宏大的转变和创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经济道德、政治道德、公共道德、生态道德等各个范畴的道德建立,又有了多么宏大的改良和提升!正是这些基本性、根底性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道德理论、道德评价规范的革新和创新,使道德建立的触角,日益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道德调理社会关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时扩展和加深;使整个社会以及大多数公民的道德文化程度,继续迈向新的境地。有充沛的理由能够肯定,中国道德的开展进步在总体上与中国变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历史成就同向,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开展进步同向,与中国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同向。
三、主流与主流
在当前中国社会道德范畴,一些时段、一些范畴、一些人群的部分道德滑坡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有些道德问题还相当突出。但无论怎样高估问题的严重性,败德现象仍属主流,社会道德积极、进步、向善的主流位置无可撼动。
(一)以糜烂问题为例。
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看到,在一些中央、部门和单位,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习尚的败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有的不读书、不看报却忙于庸俗的交际应酬,以至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专给上级看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大众的艰难、诉求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和回应;有的中央和单位,耿直清廉、明哲保身成了“掉队者”,胆大妄为、生活腐败却成了“盛行风”;极少数干部以至蜕化到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贪污行贿、糜烂立功的地步。面对这些现象,干部大众常说的一句话是:“这哪里还有共产党的滋味!”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从中央到中央,从高层到基层,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锐意变革,勇于探究,努力开展,开辟进取,率领大众干事创业,不时创始工作的新场面;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敬业贡献,不计报酬,不辱任务,在本人的岗位上建功立业;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负重前行,超负荷工作,以至牺牲了安康和生命;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严厉自律,清正廉洁,用一身正气据守着党性,坚持着共产党人的本性。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在抗击非典、防控疫情的斗争中,在关键时辰和危难关头,总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大方赴义。假如不是这样,假如没有一大批这样的党员干部,假如没有一大批这样的中坚和主干在团结率领大众斗争,我们的党和政府就不可能胜利推进并驾驭这30多年来波涛壮阔的大革新,我们的国度就不可能有这30多年来突飞猛进、举世惊叹的开展和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讨所2010年展开了一项“县处级指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察看”的研讨,选取我国8个省市、12个县(区或县级市)的162名党委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主要指导干部为研讨对象,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对他们停止了至少连续一周的工作与生活情况的察看和记载。调查结果显现,研讨对象总体上均匀每工作日工作时间为9个半小时,党政“一把手”均匀为11个小时,加班是工作的常态。这些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指导干部,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沈浩、杨善洲、刘金国——这个能够不时排列下去的优秀指导干部的名录,充沛标明好干部决不是个例,而是各级干部的主体。
还要看到,这些年各级纪委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力度越来越大,贪腐分子越来越难以藏身。中央纪委的数据标明,被查处的贪腐分子,只占党员人数的极小比例。例如,2009年1—11月,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1.1‰,而其中因贪污贿赂被查处的,仅占受党纪处分人数的2.6%。
(二)以诚信问题为例。
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看到,商业狡诈等现象屡禁不止,冒充伪劣产品层出不穷。食品平安问题尤为突出,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等等,让一些大众发出了“还能放心吃什么”的责问。这种状况,严重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次序,严重影响人们对社会道德情况的评价。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绝大多数的企业和商家是好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把诚信当作本人的生命和无形资产。假如不是这样,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商品就不可能涌向世界每个角落,成为西方兴旺国度也离不开的从主要日用品到高端电子产品的供给基地。
从出口商品来看,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现,变革开放以来,中国完成了对外贸易的逾越式开展,目前曾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我国在短短的30多年里可以开展成为世界工业品的主要消费国和出口国,靠的主要是企业的诚信运营和商品的物美价廉。2009年和2010年,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测的中国出口货物分别为1103.2万批和1305.4万批,不合格率分别为0.15%和0.14%;出口货值分别为4292.7亿美圆和5521.8亿美圆,不合格率分别为0.12%和0.13%。2010年,中国出口美国的食品12.7万批,合格率达99.53%;出口欧盟的食品13.8万批,合格率达99.78%。日本厚生省进口食品监控统计报告显现,2010年日本对自中国进口的食品以20%的高比例停止抽检,抽检合格率达99.74%,高于同期对来自美国和欧盟进口食品的抽检合格率。
从国内商品来看,我国不断高度注重食品平安,早在1995年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9年6月1日开端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平安法》,对食品平安做出了愈加严厉的详细规则。近年来,在卫生部每年停止的抽检中,食品的合格率都在90%以上,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合格率更达95%以上。去年11月国度质检总局发布2011年第三季度产质量量根本情况报告,在对国内消费加工的食品的抽查中,乳粉、红茶、婴幼儿配方乳粉、酱腌菜、膨化食品、蜜饯、乌龙茶等7类692种食品的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1.8%。过去我们吃的酱油,主要是作坊式消费,依照今天的检测规范,基本无法达标,但如今,酱油的检验合格率也到达了90%以上,名牌酱油的合格率简直是百分之百。
与饮食质量亲密相关的是,中国人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人口均匀预期寿命从变革开放初期的68岁进步到73.5岁,到达中等兴旺国度程度;人类开展指数从0.53上升到0.66,是全球提升最快的国度之一。中国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越来越好。我国大约每10年停止一次全国营养调查,据卫生部等2004年10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安康现状》报告,与1992年相比,2002年中国城乡3至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均匀增加3.3厘米,城乡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降落,5岁以下儿童生长缓慢率为14.3%,比1992年降落55%。2002年之后的状况只会更好,例如,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比重,1997年为3.51%,2002年为2.83%,2009年则降落到1.71%。这些数据标明,食质量量的进步和平安保证,功不可没。
(三)以公德问题为例。
一方面,我们不能不看到,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遇到了新状况、新应战,一个“小悦悦”事情,似乎推翻了不少国人的道德观念,要不要救助不相识的人,成为一些人心中纠结不清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英勇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以德报德、坚决拒收上万元补偿金的合肥两位农妇,在看到孩子躺在马路上抽动的那一刻“只想着救人”的陈贤妹,这一个个平凡的道德模范,这些在中国大地上天天都会呈现的义举,为中国社会牢牢地支撑起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道德蓝天。曾被炒作定义为中国道德滑坡“拐点”的南京彭宇“救人反被诬告”案,经权威部门深化调查后水落石出,其完整是由于多重要素被误读和放大的一同普通民事案件,决不是什么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的“标志性事情”。事实上,南京近5年来,共涌现出6600多名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平民英雄周光裕、智勇“的姐”陈亚林、捐躯救人好少年季诚,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这些年,每遇大灾大难,中国社会都会呈现“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感天动地的局面。汶川地震后,一句“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让几高尚的人们热血奔涌。问一问看过2011年“打动中国”十大出色人物实况转播的观众,有谁不是热泪滚滚、心潮激荡!
蔚为壮观的意愿者队伍,已成为今天中国社会一道真善美的景色线。每逢严重事情,都有上百万的意愿者积极主动参与。为北京奥运会效劳的意愿者就达170万,是奥运史上意愿者最多的一届。往常,意愿者的脚印已遍及各种有组织的关爱活动,并延伸进许多需求协助的社会角落。据团中央意愿者工作部2005年的不完整统计,全国有260万个学雷锋小组,学雷锋意愿者超越3000万人。北京市在2003年就已树立起各级各类雷锋基地1000多个,有5万多个学雷锋活动小组常年坚持在基层效劳。目前,全国已树立了43万个意愿者组织,终年展开活动的意愿者超越6000万人,注册的意愿者达2000多万人。意愿者好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社会大多数人对社会的义务感和热诚心,折射出中国社会道德情况的主流。
汶川地震发作后,俄新社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一个可以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度,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到达数十亿的国度,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形成交通梗塞的国度,永远不会被打垮。”
中国面临道德应战,但中国道德打不垮、压不垮、骂不垮。由于中国人民在巨大革新的历史进程中,矢志不渝地追随理想、文化、道德、进步,矢志不渝地追随富强、民主、文化、调和。 |